首頁 > 新聞 > 綜合 > 船舶金融 > 正文

人民幣升值損害海運巨頭盈利
2010-07-09 08:41:52   來源:第一財經日報    編輯:國際船舶網   我有話要說

    人民幣升值對航空企業利好的情況,沒法在海上實現了。對中遠、中海等海運巨頭們來說,由于大部分收入來自海外,而且用美元結算是行業慣例,盡管很多支出也都以美元結算,但還是無法抵消人民幣升值帶來的美元收入匯兌損失。
    中國遠洋一位內部人士表示,中遠主要從事遠洋運輸,人民幣升值將導致折算人民幣的美元收入降低,而租船費用和海外加油等費用支出也都是通過美元結算,人民幣升值也可使折算人民幣的成本降低。要測算人民幣升值對公司的影響到底是利大還是弊大,需要根據美元資產、債務以及燃油成本、造船成本所占比例來綜合分析。不過從理論上看,匯改對船公司的綜合影響是負面的,因為收入貨幣主要是美元,而支出貨幣除人民幣和美元外,還包括歐元、日元,甚至港幣、坡幣、英鎊、泰銖等多國貨幣。
    中海集運董秘葉宇芒也表示,目前中海集運收入的80%是外匯,這其中又有約90%是美元,剩下的人民幣結算主要來自內貿運輸,當然,海外加油和海外碼頭裝卸費等也是美元結算,但沖抵后還是外匯收入比外匯支出多一些,總體來說人民幣升值會給公司帶來一些損失。
    瑞銀證券的最新分析報告指出,人民幣匯率與美元脫鉤對海運行業略有負面影響,對擁有海外業務的中國航運公司不利,可能會對中國航運公司的短期盈利造成負面影響,因為這些公司大多擁有相當比例的以外幣結算的海外業務——人民幣升值帶來的成本的下降(如船用燃料成本、港口使用費)無法抵消收入的減少。瑞銀的報告測算,如果人民幣升值3%,中國遠洋、中海發展、中海集運2011年的預期每股收益將分別減少6%、1%、5%。
    不過,對于業務品種和國內外業務占比不同的船公司來說,影響也是不同的,中國遠洋投資者關系部的一位人士對記者透露,前幾年公司干散貨運輸業務盈利比重一直占據較大份額,約70%,人民幣升值對主要承載大宗商品進口的干散貨運輸業務影響正面,因商品價格的相對降低可增加進口意愿。此外,中海集團旗下的中海發展受升值的影響也將較小,因為其50%以上的業務來自國內市場,比如沿海電煤運輸。
    為減少人民幣升值帶來的負面影響,葉宇芒稱,目前公司已開始增加美元貸款來減少人民幣負債,另外也在逐漸增加內貿運輸的比例。 航運企業還可通過征收幣值附加費來轉移匯率變動帶來的風險。比如中遠在某種外幣波動較大時,就在中國到南美的航線征收過幣值附加費。